銀西高鐵開通后,從銀川出發,只需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鹽池縣惠安堡車站。采訪中,記者深深感受到當地人對高鐵的盼望之切,因為對于這個之前既沒有鐵路又沒有機場的小鎮來說,高鐵不僅意味著速度,更多的是商機和希望。
特色農產品乘高鐵走出去
“我們之前出去促銷,都是先乘車到銀川河東機場,再轉機飛往全國各地,每次都要提前三四個小時出門。”12月16日,融鹽農產品公司經理武新感慨地說。
黃花菜是鹽池人的“致富金花”,先后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、全國果菜產業發展綠色百佳地標品牌和全國十佳蔬菜地標品牌,2019年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。
“我們這里具有空氣質量好、晝夜溫差大、光照時間長、土壤無污染等獨特的自然優勢,種出來的黃花菜豐潤飽滿、香味濃郁,吃起來肉厚味美、爽口筋道,而且黃花菜富含人體必需的鈣、鐵、硒等多種微量元素,在市場上極受歡迎。”武新介紹。
然而,因為交通的制約,鹽池黃花菜“走出去”的路途顯得有點漫長。北京、重慶、廣東、四川、福建等省市的黃花菜批發商都很看好鹽池黃花菜,但苦于交通不便,無論是出去促銷,還是客商來鹽池洽談拿貨,都要幾經中轉,如果遇到雨雪天氣,行程很可能會受到更大影響,耗時又費力。前不久,武新帶著鹽池黃花菜前往重慶參加農產品交易會,不少客商聽到銀西高鐵即將開通的消息,非常高興。武新算了一下,從惠安堡鎮坐高鐵前往陜西西安,再換乘高鐵到四川成都,大約需要5個小時;如果是西安客商來惠安堡鎮,則會更加方便,只需要2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,辦完事最快當天就可以回去。高鐵“門對門”和經濟便捷的屬性,讓黃花菜走出去、客商走進來,不僅能節約出行費用,更會節約不少時間。
“今年我們已經接待了五六十批客商,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客商能夠坐著高鐵到惠安堡下車,十多分鐘就能到達黃花菜種植基地和批發市場。”武新說。
截至2019年底,鹽池全縣黃花菜種植面積達8.1萬畝,實現總產值近2.5億元,直接帶動全縣3000多黃花菜種植戶戶均增收2萬余元。惠安堡鎮是鹽池縣黃花菜主產區,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,年產量達6000噸,這里距離銀西高鐵惠安堡站僅10公里路程。
“鹽池除了有黃花菜,還有鹽池灘羊、二毛皮和蕎麥等小雜糧,以及蕎麥枕頭、麻編、剪紙等工藝品,不僅帶動了一二三產業,今后還將乘坐高鐵走出鹽池,走向更遠的地方。”鹽池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。
歡迎游客坐高鐵走進來
除了作為食材登上全國人民的餐桌,黃花菜成熟季節,也是鹽池最美的季節。每年7月,這里上萬畝黃花形成金色花海,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。一年一度的黃花節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外地游客前往,萬人黃花采摘觀賞、黃花美食品鑒、戶外燒烤體驗等已經成為鹽池縣的品牌旅游活動。
鹽池是寧夏的東大門,地處陜甘寧蒙四省七縣交界地帶,特殊的地理位置、悠久的歷史淵源、光榮的革命傳統造就了鹽池獨特多元的厚重文化積淀。
近年來,鹽池縣形成了長城旅游、生態旅游、鄉村旅游等經典旅游線路。以通用機場、革命歷史紀念園、花馬池古城遺址公園等為依托,集休閑觀光、運動體驗、革命教育、體育競技為一體的長城旅游觀光線;以哈巴湖、沙泉灣、花馬湖房車露營地等鹽州大草原生態資源為依托,集休閑度假、自駕觀光、賞草原美景為一體的生態旅游線;以曹泥洼、興武營、何家大院等特色鄉村風貌為依托,集鄉村休閑、品味農家、脫貧致富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線,成為寧夏東線旅游的代表。據統計,截至今年11月底,鹽池縣旅游接待人數達140.2萬人次,旅游收入4.56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0.6%和11.31%。
“銀西高鐵開通后,鹽池是寧夏最大的受益縣,全國各地的游客通過西安中轉,可以直達鹽池。”鹽池縣文化旅游廣電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銀西高鐵通車后,預計2021年,鹽池縣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將會大幅增長。該負責人發出邀請:歡迎全國各地的游客,坐著高鐵到鹽池游長城古跡、賞金秋胡楊、觀草原美景、受革命教育、品灘羊美食!(記者 張雪梅/文 武曉瑜/圖)
銀西高鐵惠安堡站。
灘羊是鹽池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。
草編是鹽池縣又一文創產品。